广州银塑阻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

EN
首页  > 行业资讯  > 电子封装用阻燃导热材料

最新信息

2025年08月13日行业资讯

电子封装用阻燃导热材料

电子封装用阻燃导热材料:技术演进与创新方向

 

现代电子设备日益精密且功率密集,散热与防火安全成为关键挑战。兼具高效导热和可靠阻燃性能的封装材料,作为保障设备稳定运行与本质安全的基石,其重要性愈发凸显。这类材料需在有限空间内快速导出热量,并在电路异常时有效抑制火焰蔓延。本文将系统阐述其核心特性、作用机制、主流体系、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。

1754980682377.jpg 

一. 核心特性与平衡之道

阻燃导热封装材料需同时满足两大核心需求:高效热管理和本质防火安全。热管理依赖材料内部声子(晶格振动)或自由电子的高效传输路径,要求微观结构完整以减少散射。阻燃则通过多重机制实现:材料受热分解可释放稀释气体或自由基捕获剂(气相阻燃);或形成隔绝热氧的致密炭层(凝聚相阻燃);亦可吸热降温或形成覆盖层。关键在于通过精密的微观设计(如填料选择、界面调控、多组分协同)平衡这两项常相互制约的性能。

 

二. 主流材料体系及其特点

根据基体材质,主要分为三大体系:

1. 聚合物基体系:

以环氧树脂、有机硅橡胶、聚氨酯等为基体,通过添加氧化铝、氮化硼等导热填料及磷系、氮系或无卤阻燃剂改性。优势在于加工便捷、成本可控、电绝缘性好,但热导率通常低于5 W/(m·K),高温稳定性有限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体系。

2. 陶瓷基体系:

如氧化铝、氮化铝、碳化硅基材料,天生具备高热导率(30-200 W/(m·K))、优异阻燃性及高温稳定性。缺点是脆性大、加工困难、成本高,主要用于极端环境(高温、高频)下的高可靠性封装。

3. 金属基体系:

铝、铜及其合金基复合材料,导热性顶尖(>100 W/(m·K)),机械强度高。需通过添加绝缘相(如陶瓷颗粒)实现阻燃并保障电气安全,对结构设计依赖性高。石墨烯、碳纳米管等纳米增强体系展现出潜力,但量产应用尚需突破成本与工艺瓶颈。

 

三. 关键性能评估

性能评估需关注核心指标及标准化测试:

1. 导热性能:

以热导率(W/(m·K))为核心,常用稳态法(热板法)或瞬态法(热线法、激光闪射法)测量,各向异性材料需区分方向。

2. 阻燃性能:

UL94垂直燃烧测试(V-0为最高等级之一,要求离火10秒内自熄)和极限氧指数(LOI,>28-30%通常认为阻燃)是主要评价标准。

3. 其他关键指标:

包括介电性能(高频应用关键)、热膨胀系数(需匹配被封元件)、机械强度、长期热/湿老化稳定性、环境友好性(如无卤要求)以及加工工艺适应性。

 

四. 典型应用场景

1. 消费电子:

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笔记本电脑的芯片封装、电池隔热散热片,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柔性散热层。轻薄化趋势下散热压力剧增,安全要求严格。

2. 新能源汽车:

动力电池模组间的绝缘导热垫/板、电池包防火隔断、电机控制器散热基板。高电压、大电流环境对材料的导热效率与阻燃等级(常需UL94 V-0)提出极高要求。

3. 航空航天电子:

卫星通信设备、飞控系统、发动机传感器封装。需耐受极端温度、真空、辐射,同时确保绝对可靠与轻量化。

4. 5G与数据中心:

5G基站功率放大器散热器、服务器CPU/GPU导热界面材料、高速交换机芯片封装。高频高功率带来高热流密度,无人值守场景对防火安全要求极高。

1754980888273.jpg 

五. 当前挑战与未来趋势

主要技术挑战在于:导热与阻燃性能的平衡(高导热填料常削弱阻燃性,阻燃剂易降低导热率);界面热阻(填料与基体界面是主要热障);以及环境友好性(推动无卤阻燃体系及生物基材料应用)。

未来发展趋势聚焦于:

1. 多功能集成:开发兼具电磁屏蔽、应力传感等附加功能的材料。

2. 智能响应:材料能根据温度自动调节热流或激活阻燃机制。

3. 纳米技术精控:通过精确操控纳米填料分布与取向构建高效导热网络。

4. AI辅助设计: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新材料配方开发与性能优化。

 

六. 选型与应用考量

选型需结合实际需求:

1. 成本敏感型应用(如消费电子):

优选聚合物基材料(如有机硅、环氧基),关注热导率是否达标及UL等安全认证。

2. 高功率/高温应用(如车规、工业)

优先考虑陶瓷基或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,确保长期可靠性,需验证其温度循环稳定性。

3. 柔性需求场景(如可穿戴):

有机硅基复合材料凭借柔韧性成为首选,需关注其耐弯折疲劳性。安装工艺(固化温度、施胶方式)需与产线兼容,长期使用需考虑材料老化特性并建立适当监控机制。


结语

阻燃导热封装材料是支撑现代电子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。随着设备功率密度持续攀升,对其综合性能的要求将愈发严苛。未来,融合材料科学、纳米技术、人工智能的跨学科创新,将持续推动新一代高性能、智能化、绿色环保材料的涌现,为电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安全与效能之基。

CONTACT

联系我们

关于化学品相关咨询:
请通过咨询表格或者电话、FAX的方式联系我们

广州银塑阻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


刘先生:18606030118

贺先生:18664000711

座 机:020-32290501

传 真:020-32290502

网 址:http://www.yinsuzuran.com

地 址: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开泰大道归谷科技园A2栋2110-2112


小二维码.jpg



 银塑阻燃

 扫一扫,查看更多

咨询表格